Photo 12-7-14 下午6 20 33  

婚禮的細節還歷歷在目,突然就到了第一個結婚紀念日了!

 

這一年,我們還是兩地夫妻的生活,只是從台北-彰化,變成澎湖-彰化。

這一年,我們一起去巴黎度蜜月,去美國開會,去香港訪友,去東京放風。

這一年的每天,除了值班忙碌,我們晚上都要絮絮叨叨一下,告訴對方今天有多嘔有多好,有什麼還要努力的地方。

 

然後一年就這樣過去了,好快好快。

elec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寫了這麼多外科醫師的窘境,想必有人要問:「講的那麼慘,那妳幹嘛不轉行做醫美?」。這個問題我也深切思考過,原因有四:

 

  1. 自認喜歡並且適合從事外科,自知個性比較不適合開業或醫美。

  2. 家人龐大且無私的支持。我的家人,外子,與外子的家人都在醫療體系內工作,外子也是外科醫師,能夠了解這行的辛苦,當我因工作不能如約時,大家都可以體諒。況且目前沒有小孩,比較沒有大量私人生活時間要求。

  3. 無迫切經濟壓力。

  4. 還沒有遇上令人「心死」(以及荷包死)的醫療糾紛。

 

 

    做內外婦兒急診麻醉重症等等一線救命科別的醫師,尤其是外科醫師,多半超乎尋常的「熱血」。種種人生際遇以及本身性格,讓我們有能力去儘量挽回,或試圖使患者的健康狀態止跌回升。誠然我喜歡手術,喜歡看到患者康復出院的臉龐;這份工作可以讓他人有機會重獲健康,我是自豪的。外科醫師多半「自high」,享受開刀順利以及患者康復的成就感。外科醫師多半也很「堅強」,因為工作壓力極大,若有閃失恐累人一生,非有一定心理素質不能勝任。既「自high」又「堅強」的外科醫師,雖然喜歡自己的工作,卻也不得不承認,若是有家庭或經濟上的需求,我也可能必須改變自己的工作型態。畢竟,人生的成就感不是只來自開刀啊!甚或,若是我遇上三千萬的醫療糾紛,所有從醫救人的熱血,大概會沉到馬里亞納海溝吧。

 538192_164086770389406_118446058286811_226532_1327929919_n  

 (本圖引自 醫勞盟: 醫療法律改革 十大工程)

    選擇成為外科醫師是讓我自己開心又驕傲的事情。我打算繼續做本行工作,但也承認眼前的路和玻璃一樣易碎。醫療行業所獲得的有形及無形報酬都逐漸下降,風險卻節節高升;面對日暮西山的執業環境,我很難說服自己,遑論學弟妹,說這條路可以一直走下去。醫師也是人,追求自己的付出與收益平衡是基本權利,歹路難走換行康莊大道,人之常情。這個行業不能只靠熱血以及新鮮的肝來撐,必須能讓新人願意加入,舊人願意繼續,共同精進,才有進步以及傳承的可能。現有醫療產業的困境,被健保及民粹捆得死緊,這個無解的狀態,導致體制內醫師不斷出走,是全民健康的極大隱憂。

 

     還在體制內的同儕們,請不吝告知長官及社會大眾,我們的辛勞與困境。現行健保制度與全民觀感,都需要體制內的同胞一起努力扭轉!

 

    非醫療體系的同胞們,請瞭解:醫療從業人員,尤其醫師,不是上帝。老天要人走,真的是盡力也喚不回來。醫療從業人員無一不是為了就醫民眾的健康而努力,患者的煎熬絕非我們所樂見。患者康復離院時的笑容,家屬一聲慰問與感謝,真的是醫療從業人員最大的欣慰。面對我們,請多一點打氣與鼓勵,好嗎?

 

 

     至於未來,誰會成為外科醫師?我想,就要看這世代的我們怎麼做了。

 

附註:延伸閱讀

   我為何放棄外科走醫美   <-   本系列文章寫到一半時,看到這位同胞很勇敢地站出來,實在佩服。而且他寫好快!想必都沒有睡覺啊。

   我是亮亮  

   <外科失樂園>志志看世界

    I-Chen Tsai, MD 


   

   

  

 

elec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選擇非一線科別的醫師,幾乎第一考量都是自己的生活品質。選擇離開一線科別的醫師,更多是對整體環境的失望。其失望大約來自三個面向:

 

  1. 官方

    醫師長期超時超量工作(醫療以及非醫療),醫療中必有的併發症屢屢被放大為過失而擔上天價賠償與刑責。基層醫師感受到的官方是:更多的紙上作業(例如虛浮又耗費人力的醫院評鑑),越來越低的健保點值,越來越誇張的健保核刪。台灣健保受到讚揚,是持續並進階的壓榨醫療從業人員而成。「現有醫師人力不足」不應是推動友善就業環境的阻礙,而是必須突破的困境。

 

   163565_369380743110284_100001150831216_949277_927104438_n

elec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醫療行業是工作的一種,關於工作的理想狀態是人人琅琅上口的「錢多事少離家近」,至少也求等值的付出與報酬。本文也很順應潮流的(?)來個超級比一比:


螢幕快照 2012-05-30 下午2.54.23  

 

 

elec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 IMG_0121  

    結束住院醫師訓練生涯,取得外科專科以及大腸直腸外科次專科醫師資格,來到碧海藍天的澎湖下鄉,醫療業務量以及工作壓力大減。在這個美麗純樸的小島,我第一次體會到,什麼是「悠閒」。走路不用急,睡覺不需要安眠藥(是的,在平均睡眠六小時的時代,我還不時需要安眠藥),一天只需一杯早晨咖啡,下班可以去游泳,同事可以聚餐,假日可以睡到自然醒,是這麼美好的感覺!可惜,這種美好的氛圍在大多數的外科醫師工作環境裡,是不可能的。突然覺得可以瞭解,為什麼周遭環境裡,出身內科,感染科,腎臟科,胸腔外科,整形外科,骨科,耳鼻喉科,皮膚科......的同儕或前輩們,要投入醫美自費市場裡 – 重新學習一些知識技術(學習對醫師來說,真的不難),掛上笑容,就可以獲得更高的報酬以及更多自由的時間。醫美市場裡的「業績壓力」至少提供報酬,醫療體系的「人命壓力」,提供了什麼?

elec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

524358_149048828559867_118446058286811_182420_1104574471_n


    去年醫院評鑑時,依照評鑑規定「住院醫師不得超過三天一班」以及「加護病房必須隨時有專責醫師」,所有排班總醫師為了人力分配大吵特吵,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任務。事實上,在我的住院醫師生涯中,最高紀錄是一個月15; 某科天天是同一個人值班。那段期間,成大有位實習醫師疑似過勞死,衛生署特別行文調查各醫師的工作時數。本科的數字是我算的,因此記得非常清楚:

 

elec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

    最近醫療從業人員過勞的新聞逐漸升溫,鮮少看新聞的我,也藉由臉書上的相關團體「醫勞盟」得知不少消息。民眾除了新聞,最明顯的立即感觸應該是「很難排住院」; 因為護理師陸續離職,為避免形成惡性循環,許多醫院減床以挽留殘存的護理人力,也就導致許多非立即生命危險的患者,只得空空的等床,因為連加護病房的人力都短缺。遠程感觸可能需要年上下,民眾才會感受到,內外婦急診與重症醫學科醫師的短缺,將造成什麼樣的影響。看著臉書上同業們分享從業心得,很多失望,更多無奈。我不禁想問 「未來,誰會願意當外科醫師?」

 611538    

    

      在回答問題之前,應該先來看看「我如何成為外科醫師」。

elec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   結婚都快一年了還在發這個系列,實在很汗顏。基於有始有終的心情,終於是最後一篇了,謝天謝地;不然我老覺得心理有個疙瘩,每次打開自己的部落格都覺得有事沒做完(要是正職的工作也這麼積極就好了)。

 

 

 喜帖

   

    喜帖到底要做到什麼程度,其實我蠻掙扎的。一般人收到喜帖,除非很特別或是交情非常深,應該不會仔細保存。但是自己的喜帖若是很平凡,讓人一眼就忘,心裡也是相當不甘。喜帖的價格從一張20到一張200都有,選擇非常多,說真的我覺得挑喜帖的困難度比挑婚紗照還高。

    螢幕快照 2012-04-21 下午3.52.51

   

elec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啖海鮮 清心飲食店 v.s. 漁翁島鄉村美食

 

這兩間餐廳都在西嶼。清心飲食店比較靠近二崁,漁翁島接近小門。實際上才差10~15分鐘車程而已。兩者都是在地有名的海鮮料理,新鮮是第一守則!

 

 IMG_0004  

清心飲食店的外觀很可愛,鑲嵌貝殼佈滿牆面,從食材到裝潢都有濃濃的海洋味。店內有很多很多照片,還有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的親筆信函,足證這間店是老字號。菜色多樣,多為簡單快速的料理法。畢竟海鮮就是要吃個鮮味,來這兒點糖醋還是椒麻口味多沒意思。

elec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IMG_0080  

  澎湖的春季大事花火節於本週一開幕了~身為半個遊客的我早早跟風,和醫院同事定好青年活動中心二樓的位置,舒舒服服的坐下來看煙火。花火節期間每週一四晚上九點會在觀音亭施放十五分鐘的煙火。迎著春夜微風到海邊看煙火,當作一天的結束,快哉!煙火在彩虹橋畔施放,相映成輝。因為澎湖風大,花火煙霧一下子就被吹散,視野極好。花火餘暉會隨風飄散,頗有動感。

 

elec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    雖然說看不出來,林小安其實頗喜歡當宅妻與煮婦。以前學生時代偶而會下廚,尤其喜歡做甜點,可是進醫院工作後就再難用玩樂的心情下廚。來到澎湖以後工作壓力輕鬆許多,而且因為不常在家,能在家晃蕩的時間我都很珍惜;因為煮飯不是壓力,看到品嘗食物的人滿足的表情,格外開心;感覺有點類似開了台好刀病人順利康復出院般的成就感!

 

     W先生生日,為了生日禮物本人可說是愁眉不展,生日蛋糕倒是很好解決。之前我們去 San Diego開會時,W就提到他很喜歡key lime pie (是他的甜點必點,我的甜點罩門是creme brulee 烤布蕾),所以我早早決定要自己做一個給他當生日蛋糕。做甜點其實不難,檸檬派我以前也做過(大概十年前吧XD),要備齊工具反而聲勢浩大。特地跑了一趟百貨公司,入手philips 食物調理機- 標榜幾秒內享受自家製作的食品,感覺就是買來不只可以打發蛋白,才不會覺得太浪費-,烤盤模型,烤盤紙,桿麵棍和桿麵盤,及其他生鮮材料等等。收銀員一眼識破我做點心的企圖,還打趣說「買這些材料比直接買蛋糕貴的多了喔!」,收銀員大姐說得沒錯,用心本來就是無價的嘛~

IMG_0037  


elec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陣頭.jpg      

(本文有雷!)

    

 

    陣頭的故事改編自「九天民俗技藝團」的成團經歷,我沒有查證屬實的成分有多少;單就電影故事有幾個容易激起情緒的賣點:兒子拼命想要讓父親認同(並且真的成功)的努力,母親無條件的支持,同儕從排斥到認同到過命交情,再加上在地風光,道地語言,與我們似了解非了解的陣頭文化。

 

elec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