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  好久沒有寫點閱讀心得,書讀過還是要整理一下比較進到心裡去。 
 
  書名『矽谷製造的漢堡肉 -- 科技食物狂熱的真相與代價』原文『Technically Food - Inside Silocon Valley's mission to change what we eat 』。現在都流行把書名弄很長就是了!  前陣子看完『億萬商機人造肉 - Billion Dollar Burger 』,不知為何對新創界食物科技蠻有興趣。
  
HKET_20211216_C08_16EH002__480x270.jpg
 
    本書以不同章節介紹了各種食品科技正在努力製造的蛋白質 -- 沒錯就是『奶蛋豆魚肉』的蛋白質。 傳統畜牧業的不人道飼養,以及不環保 (例如:養牛的熱量轉換率極低,過程又大量產生甲烷),導致新創業界致力於找出更經濟,更無傷,同時也能好吃的各種蛋白質。從藻類,真菌,豌豆蛋白,人造奶蛋,剩食再造,植物漢堡,垂直農場,人造肉等,作者以輕鬆詼諧的語氣,呈現大量採訪的結果,看得出來她力持公平,不撻伐的報導角度。讀起來略為困擾的是太多企業與人名,非常容易搞混,但不影響內容。 
 
  一邊讀著各種人造蛋白質時,心中浮出的疑問有二: 
 
  1. 為什麼這些東西的最終形態都是漢堡?
  2. 既然知道豆類跟真菌是好的蛋白質來源,為什麼不能直接吃? 
 
  讀到剩食以及垂直農場的心得則是: 
 
  1. 原來我們製造方便食物的過程其實很多浪費
  2. 垂直農場對水資源好,但是電力與其他能源耗損呢? 
  
  書中有很多有趣的知識就不爆雷了(雷在哪XD)。本書另外令我覺得有趣的是文化差異:作者一直在說我們真的這麼需要蛋白質嗎? 我仔細估計一下自己的飲食,明明要吃到每公斤一克都要認真一下才辦得到。到底平常美國人吃的是什麼? 而且這些蛋白質成品最終或變成點心(有很多糖跟鹽),或是漢堡排(大量澱粉跟兩片青菜),到底哪裡健康? 
 
  美國人!要吃素請來台灣的自助餐店!炒青菜加上紫米薏仁飯團還有滷豆腐或是臭豆腐,飽足又有營養!
 
  要說讀完對個人飲食行為的影響,應該是 
  
  1. 日常儘量攝取在地時令食材,原型為佳。
  2. 每拿起一個產品,想想它是不是有盡力做到環境友善
  3. 有時候我的方便也許對世界不是很親切。我有沒有其他選擇? 
  4. 試試植物肉或人造肉!(好奇心成分居多)
 
  我個人應該要從減少跨國電商購物開始才對...... (反省中 )。昨天喝了一包全素(無蛋奶)的蛋白粉,彷彿地瓜葉與豌豆一同打泥而成,三色豆都望塵莫及的恐怖。豌豆蛋白約莫還有一段路要走。
 
arrow
arrow

    elec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