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寫篇比較長的EMAIL或是文字時,總是忍不住想要達到邏輯上的圓滿。對於自己的各個看法,總是急著做完整的表白﹔在掏心掏肺之時要保留點自己的顏面,還得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,於是最初的想法被後來的解釋淹沒,而這些補充卻仍不能表達心裡的百轉千迴。更甚者,這些百轉千迴只是源於一個小小的聲音。
等待回應的過程中,各式可能的發展總是在我腦海中上演。每個可能情節,又會隨著不同的反應而有不同的後續變化,那簡直是無窮無盡的樹狀延伸。想著想著自己嗚咽起來的情形也不少見。從自溺的角色扮演回到現實,真正收到回應的時候,瞬間好像都不那麼真實了,當然還是會有情緒反應的,只是好像隔了一層玻璃,彷彿是在看著電影的情節,自己並不是真正的主人翁。當然,很多時候結局不是如我想像,畢竟這個世界,發生產權糾紛的對象是個帥哥偶像明星,然後帥哥偶像明星還愛上妳的機率,比中大樂透還低。
最恐怖的是我自以為是的隱喻。那些我沒有真正說出口的話。那些我沒有真正說出口卻又希望別人知曉的話。一個欲言又止的神情,短短幾字的簡訊,渴望對方藉由一個滾落的線頭,溯源到最中心的糾結。偏偏這自以為是的線索,就像是一本書名跟內容不太有關係的小說,例如”投資理財創新招”,絕對讓人不會想到這是本德國奇幻大作。又或者這些心意,變裝成完全另一個面貌出現:穿著草莓裝的維尼,批著老虎皮的kitty什麼的。把脆弱,易感,在乎的心情,偽裝承憤怒,搞笑,甚至嘲諷。也許事件到了最後,表面平靜無波,我仍然揣測著對方與自己的想法,徘徊在湖面下無底的漩渦。也始終弄不清,人與人那彷彿薄弱易脆的關係,到底建立在什麼之上?
於是我淹沒在自己的隱喻與情緒中。
於是最終又回到最初,我什麼都沒有說出口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