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話是家母的名言。她總說「做菜有什麼難的?就是化學實驗嘛,這個加這個變成那個。原理原則抓住,熟悉步驟,就可以做了!」的確家母是料理高手,繁複的獅子頭佛頭牆,抓火侯的燉煮蒸烤,講俐落的快炒,沒樣難得倒她。有年家裡收到一隻帶卵的鮮烏魚,她竟然無師自通的做出烏魚子來!那時候可還沒有google能搜尋食譜哩。雖然她沒法經常親自下廚,我也不常跟進廚房,但多少耳濡目染,自以為做菜不難。

  

    大學的時候有陣子熱愛烤餅干蛋糕等西點,也曾經辦桌請客,做愛心便當。進醫院實習以後一切就都停擺,宿舍沒法煮食,回家只想張嘴;直到這半年搬來台中,獨賃一間附小電爐的套房,才又重開爐灶。獨自煮食很麻煩,尤其是下班時間常常晚過晚餐時間,想煮都沒力;再者食材份量種類的掌控也難,蔬果白白在冰箱裡爛熟好幾次;煮到一半關火趕回醫院的狀況也有。小套房的通風不夠好,咖哩之類簡單可口的料理反而忌諱,生怕連棉被也吃進咖哩香氣。

 

  因為沒有電鍋,爐子也只有一個,麵類變成主食,尤其湯麵類。煨個排骨湯底(中途熄火跑回醫院也沒關係),加上蔬菜(大白菜的甜味尤其適湯),麵條或粉絲加上蛋,營養均衡且不油不鹹。味增鮭魚湯也是選項之一。有時小炒蔬菜肉片等等,也是拌麵炒。完全東方式,唯一的差別是我用橄欖油。

 

    直到有天在東區知名的pizza/pasta/cheese專賣店Trattoria di Primo裡購入一罐義大利麵醬 – 選購的原因是因為W先生挑起士挑個不停,我也忍不住逛起來 – 加上正好讀到韓良憶女士的「韓良憶的音樂廚房」,於是嘗試洋食起來。

 韓良憶的音樂廚房.jpg pesto rosso.jpg

    義大利麵麼,既然已有現成的醬底,那剩下的就是是個人喜好拌炒菜蔬或海鮮肉類,最後加入煮好的義大利麵麵條,應該不難。輕敵之下首戰即敗。麵軟熟肉卻老硬,吃之氣結又不得不解決。第二次嘗試時,家裡無甚菜蔬,以羊肉片佐醬併入blue cheese(這起士來自於前段W的胡亂買),麵體外軟芯硬,煮起來風味極厚濃香四溢!缺點是油份下手太重,隔天腸胃抗議不斷。第三次才勉強稱上平衡,爆香蒜瓣小炒肉片後起鍋,改下切丁彩椒與小番茄,加入醬料微煮,最後大火拌入麵體與肉片而成。肉的部份火侯仍掌控不穩,稍老,但整體而言還不壞,端出去見客貽笑大方,自家吃吃不壞。

 

彩蔬牛肉+蕃茄羅勒醬 

    還有個誤打誤撞。家中無肉,剩洋蔥胡蘿蔔白花菜。本想依樣畫葫蘆,炒菜蔬加醬料下麵。打開冰箱看見為解決舊麵包而買來做法式吐司的奶油,只出場這麼一次怪可憐,決定拿來炒洋蔥跟細段紅蘿蔔。肚子餓沒耐性,連花椰菜也丟下去,這下可糟,淺碟子平鍋哪弄得熟花椰?只好加水。水收半時突然覺得這菜蔬跟我的番茄羅勒醬料一點都不搭,猶豫起來,乾脆倒下牛奶跟剩下的blue cheese (對,它還在我冰箱裡!),不倫不類的白醬,倒是意外的清爽與濃腴兼具。入口時鬆一口氣,還真有點怕自己煮出什麼恐怖的口味來。 

    誤打誤撞的白醬清爽義大利麵

    寫這篇文章時正燉著黑啤酒牛肉,不時起身翻攪。昨晚燉壞了一鍋,懊惱不已;今日捲土重來,惶惶然。家母說做菜是化學實驗,而好的實驗者,應該要可以照既定步驟做出固定成品;更甚者,想出其他步驟走到同一結果;高段者,看到結果可以反推數個可能步驟。偏生我不大聽話,東摘西放沒有次序,後果只好勞我的味蕾承擔。不過實驗麼,過程即有趣;未可知的結果?好生期待。

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lec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