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     Die on table,指在手術進行中病人死亡。 

     80歲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的爺爺,早上開始胸痛,在外院診斷為升主動脈瓣剝離,這是有立即生命危險的狀況,馬上轉到本院緊急手術。學長非常俐落的迅速打開胸骨,心包膜裡已積了血,主動脈看起來又硬又淤青,才剛剛開始走心肺機,瞬間,主動脈就因為剝離壓力太大破了;接著是周邊動脈壓下降,右腦灌流下降……總之,剝離的速度太快,連冠狀動脈都斷了。主治醫師審慎檢視過,淡淡的說「這超過醫學能做的範圍」。於是這台刀結束。 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 幹這一行就是經常性的面對生老病死生離死別,急救過程對住院醫師來說是反射動作,而我甚至記不起第一次宣告患者死亡是何時。迅速的拋下傷感,繼續過自己的人生更是住院醫師的必備技能。說是麻木,不如說是生活必須。

      今天是第一次遇上die on table。感覺很複雜。並不是因為生命逝去哀痛(相反的我甚至覺得,能在高壽時快速而不甚痛苦的死去,說不定是種福氣);而是醫學的極限瞬間逼在眉間,甚是壓迫。我們能做的本就有限,未知太多,這老生常談盡人皆知;就各種角度來說,我們執行的動作均無誤。換句話說就是醫護團隊盡了最大的努力可惜回天乏術。但當心肺機停下來時,看著破掉的主動脈與停止的心臟,我還是忍不住的想:這樣,我們算不算殺了他?

      每個外科醫師一定會遇上這種情形,早晚而已。Surgical mortality 是我們的夢魘跟警惕。

      也許我們還有很多可以做,也許我們什麼都做不了。太陽照常升起
 

註:前兩天脫離兩天一值班的生活時跑去看的電影,姜文導演。有趣又魔幻,頗值得一看。最近有意思的華語片很多,穿牆人,最遙遠的距離,投名狀等等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lec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